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2024-2028年)》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激励广大科技和教育工作者矢志奋斗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

李强出席第八届中日韩工商峰会并致辞|全文

发布时间:2024-05-27  来源:新华网  字体大小[ ]

  原标题:李强出席第八届中日韩工商峰会

  新华社首尔5月27日电(记者杜白羽 曲俊雅)当地时间5月27日中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首尔与韩国总统尹锡悦、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日韩工商峰会并致辞。

  李强表示,习近平主席用“亲诚惠容”4个字,凝练概括了中国的周边外交理念。中日韩在地理上一衣带水,决定了我们应当做和平友爱的近邻。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顺应三国人民安居乐业的意愿,努力排除外部干扰,始终和谐相处、和衷共济。中日韩在经济上深度融合,决定了我们应当做携手发展的近邻。要把彼此视作发展道路上的亲密伙伴和重要机遇,不断发掘三国经济的优势互补点、合作增长点,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中日韩在文化上渊源相通,决定了我们应当做心灵契合的近邻。要用好文化上的共鸣,把它作为促进理解、增进信任、密切合作的催化剂、黏合剂。中方愿同韩方、日方携手努力,持续深化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促进利益相融、人民相亲、命运相连,带动本地区一体化加速推进,进一步开创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新局面。

  李强表示,广大企业家在推动中日韩经贸及各领域交流合作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大家把握经济全球化大势,深化产业协作,不断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和要素配置效率,用好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平台,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维护者。把握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加强联合研发、协同攻关,共同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竞争力提升,做深化创新合作的推动者。把握人类文明交融发展大势,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支持民间交往,做拓展人文交流的促进者。

  韩、日领导人表示,韩日中三国经贸合作取得巨大成果,有力促进了全球经济发展。三国政府和工商界应当齐心协力,进一步深化三国经贸合作,促进青年等人文交流,增进区域投资合作,通过“韩日中+X”加强与“全球南方”国家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为推动三国和全球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三国工商界和政府代表约240人出席峰会。

  吴政隆出席上述活动。

 

  致辞全文如下:

李强在第八届中日韩工商峰会上的致辞(全文)

  新华社首尔5月27日电 

在第八届中日韩工商峰会上的致辞

(2024年5月27日,首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李强

尹锡悦总统,岸田文雄首相,

各位企业家,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出席第八届中日韩工商峰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对峰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

  今年适逢中日韩合作机制建立25周年,使今天的“邻里再聚首”具有了“开启新征程”的特殊意义。这也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相邻国家之间应该秉持怎样的相处之道,才能使彼此的关系健康发展、行稳致远,避免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

  习近平主席用“亲诚惠容”4个字,凝练概括了中国的周边外交理念。中日韩作为近邻国家,我们有太多的相亲相依、相同相似、相通相融,这都为我们的友好相处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第一,中日韩在地理上一衣带水,决定了我们应当做和平友爱的近邻。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顺应3国人民安居乐业的意愿,努力排除外部干扰,始终和谐相处、和衷共济。第二,中日韩在经济上深度融合,决定了我们应当做携手发展的近邻。要把彼此视作发展道路上的亲密伙伴和重要机遇,不断发掘3国经济的优势互补点、合作增长点,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第三,中日韩在文化上渊源相通,决定了我们应当做心灵契合的近邻。要用好文化上的共鸣,把它作为促进理解、增进信任、密切合作的催化剂、黏合剂,造就一种民相亲、心相通的伙伴关系。中方愿同韩方、日方携手努力,持续深化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促进利益相融、人民相亲、命运相连,带动本地区一体化加速推进,进一步开创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新局面。

  经贸合作是中日韩合作的“压舱石”。广大企业家在推动中日韩经贸及各领域的交流合作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向大家提3点希望:一是把握经济全球化大势,深化产业协作,不断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和要素配置效率,用好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这个大平台,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维护者。二是把握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加强联合研发、协同攻关,共同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竞争力提升,做深化创新合作的推动者。三是把握人类文明交融发展大势,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支持民间交往,做拓展人文交流的促进者。

  现在正值首尔美丽的初夏时节,万物蓬勃生长。中方愿同大家一起努力,推动中日韩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中国法制新闻网摘编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京贸中心)二层15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